1950年,李治进京向毛主席要钱被拦,主席:就算是带刀也让他进
1950年,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,中南海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。
这人随身携带着枪支,说要来找毛主席。
中南海居住的可都是领导人,这人带着枪支自然不能轻易放行。
警卫连忙将此事报告给正在处理工作的主席,此人不愿放下配枪,询问毛主席如何处理。
当毛主席得知此人的名字后,立即爽朗一笑:“让他进来,就算是有刀子也让他进。”
警卫闻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但也只得照做了。
这位携带枪支的不速之客是谁,为何毛主席破例让他携枪进入中南海。
见到毛主席后,他又要做些什么呢?
励志行医救人
出现在中南海的男子名叫李治,1899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一个小村庄里。
他的父亲是个木材商,做生意方面颇有头脑,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也能让一家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。
等到李治出生后,父亲想着好好培养这个儿子,让他以后子承父业,将生意做大。
在父亲的培养下,他成为了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少年。
初中的时候,他的成绩便十分优秀,早慧的他开始规划起自己的未来。
然而,当地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。
当时李治所在的村庄里,不知何故疾病横生、霍乱肆虐,霍乱传染性极强,百姓有大半都感染上了疾病。
父母担心他被传染,让他留在家中学习,暂时不要去上课。
就这样他在家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,等到能正常出门时,他发现大街上少了很多人。
询问后才知道,很多人都死于霍乱了,很多熟悉的小贩和大娘都病死了。
这是他第一次直面死亡,传染病的威力竟这么大,往日生机勃勃的人就这样被夺走了生命。
思考了几天后,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,他要学习医术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。
他将这个决定告诉了父母,父亲对他不能子承父业颇为遗憾,但很欣慰儿子有颗悲天悯人的心,支持了他的选择。
中学毕业后,李治考上了海南洋医科大学,学医这条路是十分艰苦的。
求学的那几年,他几度想过放弃,但都为着崇高的理想坚持了下来。
1927年,李治终于学成毕业,并在省城南昌开了一家私人诊所,为周边的百姓提供了便利。
当碰到一些较为贫困的百姓时,他也不收取费用,义务为他们看病。
他终于实现了行医救人的理想,虽然生活不富裕,但是心里很是满足。
然而这样平淡的生活,却被当时的时局给打破了。
一日李治正在诊治病人,一位穿着国民党军官的人出现在诊所里,军官喝退了诊所里的其他病人,要求他单独为自己医治。
对于军官这种无礼的行为他很是反感,但看到他伤口流血,秉承着医者仁心还是为他进行了治疗。
包扎好后,军官丢下诊费就离开了,他也没放在心上,继续为其他病人看病。
等到几天后,军官去而复返,身后还带着一堆士兵。
当时时局动荡,国民党为了战争四处抓壮丁去当兵,有战争的地方就有流血。
当时那位前来治疗的军官,看到李治艺术高超,对于行军打仗有帮助,便强征李治入伍。
1930年,李治被迫加入了国民党十八师第六团,成为了一名随行军医。
这一年的年底李治所在的十八师在蒋介石的决策下,开始全方位围剿红军。
然而他们却被红军伏击,整个师溃不成军,最后只留下了几个俘虏。
这俘虏中就有作为军医的李治,李治眼看成为阶下囚,可谓是万念俱灰。
难道自己一生就要这样终结了吗?
毕竟国军和我党一直是对立面,他作为国军的人,能有什么好下场。
李治不知道的是,我军一向倡议优待俘虏,选择用我党的思想感化俘虏,从不滥杀无辜。
在我军部队的日子里,他发现红军并没有苛待他们,对于受伤的俘虏还安排了治疗。
红军并没有像国军宣传的那样,走到哪都深受老百姓的喜爱,和强征青年男子入伍的国军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这是一支纪律严明,真正为国为民的好部队。
当红军士兵动员他加入红军队伍时,他没有多想很快答应了,耳濡目染下,他的心早已站在了我军这一边,他愿意为红军出一份力。
加入我党,积极救治战士
就这样,李治留在了红军的队伍里,1931年正式加入我党。
面对那些在战斗中受伤的士兵,他给予了及时的救治。
组织上对医术高明的医生十分重视,便安排他担任红军第1医院医务主任。
面对如此重要的职务,他很感激,但同时心里又很担忧,毕竟他在国军队伍里待过,心里总有疙瘩。
在组织和医院领导的开解下,他才放下心中包袱继续努力救治士兵。
第一次反围剿结束后,有近千名受伤红军被送到了红军第1医院。
李治看着源源不断的受伤士兵,快速投入到救治当中,在他的指挥下医院才不至于乱成一团。
作为主任的他身先士卒,忙前忙后救治了几十名士兵,连水都没喝上一口。
李治忙前忙后的身影被一个人看在眼里,这位正是前来看望受伤士兵的毛主席。
毛主席看着眼前这位医生,对待工作尽职尽责,医术也十分精湛,便询问随行人员这位医生的来历。
当得知李治是位出生医科大学的高材生时,毛主席感叹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,随即让人安排了和李治的会面。
即将见到毛主席,李治显得十分紧张,不知道毛主席找自己所为何事。
毛主席看到他紧绷的样子爽朗一笑,让他放轻松,只是来和他闲话家常。
当得知是江西人时,毛主席倍感亲切,因为他的妻子也是江西人。
毛主席笑称:“那我们也算半个老乡了,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啊。”
在如此轻松的氛围下,李治逐渐放松和毛主席畅聊了好一会。
临走的时候毛主席鼓舞李治:“尽情发挥你的才能,救助更多的红军士兵,让他们重返战场。”
李治面对毛主席的信任,郑重点头,一定不能辜负毛主席的期望。
在之后的岁月里,李治救治了更多红军士兵。
当时他和傅连璋、戴济民、陈义厚被称为医学界的四大金刚,就没有他们救治不了的战士。
长征途中不畏艰难,为周总理治病
1934年秋季,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带领下,红军大部队开始了长征。
长征这条路异常艰苦,道路崎岖难走,物资也十分匮乏,还要防着国民党军队的突然袭击。
很多战士都在这条路上病倒了,李治一直在忙着救治战士,还想着法子来给他们增强身体素质。
后来在长征队伍到达云南的时候,队伍里的主心骨周总理突然病倒了。
当时周总理先是食欲不振,吃不下东西,等到晚间的时候突然发起了高烧。
等李治得到消息赶去时,已经烧到了40度,周总理开始说胡话了,身子也一直在打摆子。
当时好几位医生都在现场,一认为是感染了疟疾,李治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。
他经过仔细的检查,得出周总理应该是患上了阿米巴肝脓疡,这种病症十分危急,必须尽快做手术。
但当时的红军队伍里,药物本就缺乏,更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了。
李治找到了外科大夫王斌,两人一起商议,该怎么在简陋的环境下实施手术。
经常详细的计划后,李治安排了战士去高山上取大量的冰块来。
战士们马不停蹄去取冰,回来的时候冰只化了小部分,可见战士们是有多心急,生怕耽误周总理的治疗。
将冰块分割好后,他将这些冰块敷在周总理靠近肝脏的位置。
等到温度降下来后,他和王斌给周总理做了穿刺,将脓都排出来。
穿刺结束后两人也不敢有丝毫松懈,继续用冰块冰敷,直到周总理通过排便的方式将体内的所有脓完全排出。
周总理的身体逐渐好起来了,直言李治是自己的救命恩人。
要不是李治的当机立断,不敢预想我党将会蒙受多大的损失。
在接下来的长征队伍里,李治每天跟着红军徒步上百里,饿了就吃干粮,渴了就喝溪水。
深夜红军们都休息了,他还拿着诊疗箱继续救治战士,给病患处理伤口,一晚上最多才睡三四个小时。
渐渐他看上去越来越消瘦,红军士兵们都心疼坏了,将自己的口粮匀给他吃。
长征终于结束后,战士们都开始狂呼庆祝,热闹的人群中却不见李治的身影。
李治长征途中过于劳累,身体早就支撑不住了,是医者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。
现在终于结束了这段征程,李治的精神终于松懈了下来,身体撑不住倒下了。
毛主席得知此消息后,立即放下手头的事务去看望李治,同时安排了医生来救治他。
当看到昏迷不醒的李治,毛主席当众说到:“李治是长征队伍中的英雄,你们一定要救活他。”
毛主席事务繁忙眼看着李治还没醒来,只得赶回去处理事务,临行前他留下了一张字条。
同时亲自安排了李治病中的伙食,就算条件再艰苦,李治同志的碗里必须得有鸡蛋和荤腥,一定要保障他的营养。
经过长时间的治疗,李治终于从昏迷中醒来,从旁人口中他才得知,毛主席竟在百忙之中来看望自己。
当李治看到毛主席留下的那张纸条时,大病初愈的他一边咳嗽一边笑出声来。
只见毛主席留下了五个大字:李治不能死。
看到这些字,李治仿佛能看到毛主席说这话的语气和表情,他一直收藏着这条字条,身体也一天天好了起来。
等到李治的身体恢复后,他就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去,不停救治队伍里的士兵。
救死扶伤本就是医者的职责,何况他现在还承载着毛主席的期望,他一定要救治更多人,继续为我党的未来而奋斗。
去往中南海,找毛主席要钱
后来,我党终于获得了全方位的胜利,新中国终于成立了。
李治更是被任命为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、军事学院院务部副部长。
当时军事学院卫生部的器材短缺,作为卫生部部长的他,找到了军事学院创建人刘伯承,讨要经费来置办器材。
刘伯承面对李治的到来摆了摆手,表示自己也没钱,他还给李治出了个主意,不然你去找毛主席要吧。
李治一听有道理,便连忙收拾好去了中南海。
等到了中南海,李治立刻自报家门表示要见毛主席,警卫员对于来访人员都会进行检查。
毕竟这事关领导人的安全,可不能松懈。
当从李治身上检查出一把随身携带的手枪时,他感到十分不妥,便立即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。
毛主席一听李治的名字,立刻让警卫放行,就算是拿着刀子也得让这位老友进来。
李治见到毛主席后,先是关心了毛主席的身体,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。
卫生部器材和经费短缺,为了更好的发展,他是来要钱的。
当时周总理刚好也有事找毛主席,听到李治是被刘伯承怂恿着来的时候,周总理哈哈大笑:“你上了刘伯承的当,我看他是自己想要钱,才派你来找主席的。”
当得知李治需要的经费是3000万元时,毛主席直接对李治说:“李治同志我再给你加个零,你就放心大胆地去,新中国的建设看你们的了。”
李治最终拿到了毛主席批下的3亿旧币,投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建设当中去,不论身在哪个岗位,都竭尽全力奉献着自己。
1955年,李治被授予少将军衔,党和组织对于他的付出一直看在眼里,不会亏待每一个为国家做过奉献的人。
1989年李治病逝,享年90岁。
李治少时便励志从医,加入我党和救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,甚至还有国家重要领导人周总理。
他这一生虽没有上过前线战场,但他拯救了成千上万的战士,他是名副其实的英雄,值得后世永远纪念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华泰优配-大的配资公司-炒股配资最新信息-山东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